这个年代,二百八十两银子,已经是个不小的数目,要是用来买画舫的话,差不多能够买两艘日月舫这样的画舫了。萧逸然心中焉能不气,当即击鼓鸣冤,把孙祥告上县衙。

江宁县知县林世通,因连日下雪,衙门清净,正在后堂由师爷陪着吃酒聊天,乍一听到衙门口的堂鼓被敲响,很是不情愿的来到大堂,喊令衙役把击鼓之人带上堂来。

萧逸然早晨走的匆忙,并没有如往日般换成男装,依然是一身女装,考虑到要到县衙去,临走时,还特意把朱棣送的玉佩系在腰间。

“下跪何人?可是你击鼓鸣冤?”

“回禀知县老爷,正是小女子击鼓鸣冤。”

“所谓何事?可有诉状?”

“为奸商孙祥诈骗银两之事,因事起仓促,未来得及写诉状。”

听小女孩子口齿伶俐,说话条理清晰,林世通不由仔细打量了一番萧逸然。

“可站起来回话。”

林? 世通见告状之人竟然是个十三四岁,眉目如画,身材窈窕,清丽脱俗的少女,心中不由十分疑惑起来。先不问事情的来龙去脉,先是问萧逸然道:

“你是谁家女孩子,你家大人怎么不来?”

“回禀知县老爷,小女子乃是秦淮河上日月舫的主人,家里并没有其他亲人在世。”

“哦?”

林世通惊异了一声,习惯性地转头去看身边的师爷。刚好师爷有话要对他说,正伏下头来。萧逸然早就发现知县身边的师爷,一直在自己身上瞄来瞄去,尤其是对自己腰间系着的玉佩,似乎多看了几眼。因隔得远,并听不到师爷说的是什么。只是当师爷说完后,知县老爷也看向自己腰间的玉佩。

“既然如此,就把事情的经过详细道来。”

萧逸然原原本本把经过讲了一遍,林世通听完,心里合计了一下,又回头和师爷商量了两句,才对衙役喊道:

“速速把孙祥提来,还有那个什么里正。”

在等待衙役提人的时间,林世通特意命人给萧逸然搬来一把椅子,请萧逸然坐在堂下。

“萧逸然是吧?”

“回禀知县老爷,正是。”

“你是自小就在画舫中,还是什么时候到的画舫?”

“回禀老爷,小女子三岁时,父母亡故,被画舫的妈妈赵钱氏收养,去年冬天妈妈阖然长逝后,便把画舫赠送于小女子。”

“画舫的生意可还好?”

萧逸然想不到知县老爷会问她这些话,不过,既然为问了,也没什么不好回答的。

“因日月舫只卖艺不卖身,生意一直差强人意。”

“是一直只卖艺不卖身,还是……”

“回老爷的话,是妈妈去世后,小女子自作主张才改成现在只卖艺不卖身的。”

林世通和师爷对视一眼,接着问道:

“去往画舫中的客人,都是些什么人?”

萧逸然有点听出味道来了,估计是看到自己腰间的玉佩,知县才会打听这些事情。于是,心中决定,干脆把朱棣的身份亮出来,也好让知县尽心尽力办理这件案子。

“来画舫的客人极少有固定的。”

“极少,就是说还是有的。”

“是的,只有一位时常光顾,就是这玉佩的主人。”

萧逸然指了指自己腰间的玉佩。

“你可知玉佩主人的身份?”

“小女子也是前天才得知。”

“哦,是何身份?”

“当即的四皇子,燕王。”

听到燕王两字,林世通猛然从位子上站了起来,随口问道:

“前天傍晚,送往知府衙门的‘混不吝’四人,可是燕王在你的画舫上所为?”

“回老爷的话,正是。”

林世通长出口气,慢慢坐回椅子上,看了看师爷,再看看下面的萧逸然,才说道:

“燕王是何时送你这枚玉佩的?”

“回老爷的话,一个多月前。”

“你可知燕王可还在京中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