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阶是一个正直的老实人,忠君爱国,没有什么心机,抱负大概就是投个好主公,东征西讨,平定天下,为国捐躯的那类人。

谋士们各有自己的想法,审配曾给袁绍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说法,还要早曹操一年多时间提出来的。

袁绍没有采纳,为什么不采纳,是因为蠢吗?

第一点:前车之鉴,董卓就这么干的,最后被自己的手下杀了,袁绍怕死,不敢,袁绍干大事而惜命。

第二点:为什么要去迎天子和那帮旧臣,朝臣,一个比一个狠,一个比一个坏,这不是自找不自在吗?又迎来了一个王允,我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。

第三点:我可以自己搭个草台班子,忠诚我的谋士,武将那么多,我自己造一个傀儡皇帝不是一样的吗?

综合以上三点,袁绍没有去迎汉帝的。

资历最老,名望最高的是幽州牧刘虞,袁绍想立刘虞为帝,刘虞不干,打死也不干,袁绍没办法,问刘虞要不要再商量,商量,又给自己的手下讲,我知道汉帝是张王牌,不过风险太大了,要不咋们在等等,万一那些凉州土匪把汉帝做了,刘虞肯定就会答应了。

袁绍就这样的,心里想当皇帝,但又非常清楚,有些事情不能瞎干,只能慢慢来,就这样袁绍错失了一次大好良机。

袁绍心里没有汉室,曹操心里有呀。

曹操身边的谋士有些不愿意曹操迎汉帝,但是毛阶愿意,毛阶一提出,马上就得到了同样忠君爱国的曹操的赞同,夏侯惇领兵去迎接汉帝和朝臣到许都来。

迎汉帝到许都差不多用了半年时间才完成,好事多磨。

公元196年汉帝被曹操迎到了许昌,曹操以一个汉臣的身份,最高规格的礼仪接待了汉帝。

汉帝一到许昌,抱着曹操就哭,要不是你,我就饿死在路上了。

曹操说,不哭,回家了。

汉帝睡了个安稳觉,好像回到了小时候,幸福,内心平静。

曹操将汉帝迎到许都后,开始组建朝廷,一切按汉制规格奉汉天子,非常的礼貌,客气。汉帝一感动,就给曹操加官。

当时的曹操是兖州刺史,汉帝迎到许都后,曹操摇身一变,变成司隶校尉(相当于现在北京市市长职位,部级),司空(三公之一,副国级,相当于现在的副总理),车骑将军(陆军司令,副国级。)。

曹操身职数职,虽然当时朝廷的一些官职非常廉价,但是曹操有了名义,曹操对外发动战争变得理直气壮了。

地方诸侯当时是承认朝廷封赏的,不过地方诸侯只听令不听调,不纳贡。

首先不服的是袁绍,袁绍当时是冀州太守,公孙瓒职务更高一点,公孙瓒自封三州大总管,青州,幽州,兖州,公孙瓒干掉了刘虞,准确的来讲,是刘虞攻打公孙瓒,反被公孙瓒干掉了,公孙瓒三个州到处抢城池,扩张地盘,抢到几个城池后,就开始自封刺史(相当于现在的高官)。

当时的格局是袁绍占冀州,并州一带,公孙瓒占幽州,以剿匪名义过境青州一带,又以与袁术联盟过境豫州一带。

刘备,吕布占徐州,刘表踞荆州,刘璋踞益州,孙策踞扬州,袁术踞豫州,士燮踞交州,马腾,韩遂踞凉州。

这就样一个中国被瓜分了,这些诸侯的想法大概是战国七雄,逐鹿中原。

公元196年势力最大势力三家袁绍,曹操,公孙瓒。

迎来了汉帝后,曹操以汉帝的名义向全国发诏,诸侯还是认朝廷的,进贡可以,地盘,官职那是不让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