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知道曹操先打谁就会先以献帝的名义发一篇征讨缴文,谁帮手就被视为叛贼,历史上比较知名的一段,三国演义的历史片断,袁绍攻打曹操的时候,袁绍就委以陈琳发了一篇缴诏,当时曹操正在官渡和袁绍僵持,曹操当时有头风病,当收到袁绍的这篇缴诏文的时候,曹操的头风病一下子就好了,古时候打仗攻心为上,攻城为下,搞政治较量,比打下一城一地,效果更加有效。

政治正确永远是第一位,曹操的大旗是奉献帝,征讨不臣,诸葛亮的大旗是匡复汉室,讨曹贼,孙权是没有大旗,一会称曹氏为贼,一会又向曹操称臣,模棱两可,江东孙氏政汉稳因,跟孙权这种迎风倒的性格是有关系的。

在那个乱世,小军阀变成大军阀,大军阀控制地方政权。

刘表并不是军阀,也不是地方豪强,他是依靠中央的任命,地方豪强,地方军阀的帮助座稳了这荆州牧的位置。

这种权力结构基础不稳,跟孙权的政权比还是差了一大截,孙权是江东本土军阀势力,历经孙坚创业,孙策开拓,孙权守成而立,孙策留下来的中坚将领大概有十几个。

它是以武将构造的军阀势力,刘表的则没有这种优势。

我们再看刘备的统治结构,首先就是以诸葛亮为首的荆州士人集团,其次就是刘备的武将系统,张飞,关羽,赵云,黄忠,魏延等等。

其中魏延,黄忠在后面的战役中用的非常多,而张飞,关羽都变成了镇守一方的大员,没有参加什么战役,赵云成了贴身保镖。

荆州系的文臣,武将马上就获得了重用的机会,战场立功的机会,有人说是刘备用权术,怕功高盖主,武将功高了,无官可封,便冷落关羽,不重用赵云,用张飞做家奴。

我认为这样的理解存在偏见的,刘备用人首先用他的政治资源,基层官员非常重要,张飞,关羽,赵云这些人是没有这些人脉的,而作为黄忠,魏延,李严,诸葛亮他们的人脉非常广,中国社会是人一个圈子文化,用哪些人是非常有学问的。

刘表有三只军队,一支是黄祖江夏军,一支是刘馨的荆南军,另一支则是有由蔡帽掌的杂军,三支军队,合起来大概也有二十万兵马左右,黄祖在江夏防备孙权打过来,刘馨的荆南军则进行平叛,守备地方,蔡帽掌的杂军则是保卫襄阳,樊城一线。

刘表的所有兵力加起来是非常可观的,有多少军资招多少兵,荆州十几年没有发生过战争,所以军事物资的积蓄是非常多的,如果能联合孙权是完全有和曹操一战之力的。

那就产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,即然刘表有一战之力,为什么忧郁而终,最后导致刘表在荆州势力的彻底沦陷,荆州士人集团直接投靠了曹操,前几年,刘表又为什么不主动出击,至少在袁绍和曹操大战之期,出手骚扰一下曹操也好,是什么让刘表选择了一次次选择了沉默。

我的看法有几点。

第一点:刘表认为自己是汉室的臣子,而不是所谓的诸侯。

第二点:政治上不占优势,曹操以代天子讨伐诸候,刘表是臣子还是逆贼?这个是曹操给下的定论,曹操攻打袁绍,你帮袁绍,你就是逆贼,当然你帮我,我是很乐意的,如果你帮我打袁绍,你的立场就是一个忠臣,你以后就要进朝廷来当官,调离地方,你不受命,那又是逆贼,政治上处于劣势,刘表干脆两不相帮,坐山观虎斗,以拾渔翁之利。